mirror of
https://github.com/moodle/moodle.git
synced 2025-02-25 20:43:33 +01:00
54 lines
5.4 KiB
HTML
54 lines
5.4 KiB
HTML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
||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
||
<head>
|
||
|
||
<title>Moodle文档:理念</title>
|
||
|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docstyles.css" type="TEXT/CSS" />
|
||
|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
||
</head>
|
||
<body>
|
||
|
||
<h1>理念</h1>
|
||
|
||
<blockquote>
|
||
<p>Moodle 的设计与开发遵从一种你可能听过的特别的教育理念、思想形态,简单地说就是“<em>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dagogy)</em>”。(读到这里,有些科学工作者可能已经在想:“故弄玄虚的胡言乱语”,并且准备移动鼠标,但请继续阅读下去——这对每个学科领域都很有用!)</p>
|
||
<p>本页尝试用简单的术语,通过分解出其中的<strong>四个主要概念</strong>,来解释这个名词的含义。需要说明一下,这四个概念只是是对大量不同研究成果的片面总结,因此如果你对此领域有所了解,会觉得这里给出的定义并不全面。</p>
|
||
<p>如果这些概念对你而言是全新的,那么刚开始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我的建议是仔细阅读,同时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尝试学到一些新东西。<br />
|
||
</p>
|
||
<h3>1.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h3>
|
||
<blockquote>
|
||
<p>此观点主张,人在与所处环境相互影响的同时,应该积极地<strong>构造</strong>新知识。</p>
|
||
<p>你使用已经具备的知识来检验你读、看、听、感受和触摸到的每件事物。如果一件事物被你的精神世界判断为可行,就可能形成伴随你的新知识。如果你在你的广阔天地里成功应用知识,它就会得到巩固。你不是一个存储器被动地接受信息,知识也不可能只通过阅读与听讲就“传递”给你。</p>
|
||
<p>这并不是说你通过浏览网页和聆听讲座什么也学不到。显然,你能学到。这个观点只是指出,相对把信息从一个大脑传递到另一个大脑而言,还有更多的诠释的必要。<br />
|
||
</p>
|
||
</blockquote>
|
||
<h3>2. 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h3>
|
||
<blockquote>
|
||
<p>建构主义断言,当为其他人创造一些事物去体验的时候,学习的效果将显著提高。可创造的事物多种多样,从一句话或一篇网上帖子,到更复杂的一幅画、一栋房屋或一个软件包都可以。</p>
|
||
<p>例如,你可能阅读此页很多次但明天依然会忘记,可是如果曾试图用自己的话向其他人解释这些观点,或者制作一个幻灯片来阐明这些概念,那么我可以保证你一定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它与你自己的观点一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人们从来不看自己的笔记,但在听讲的时候还要做笔记。<br />
|
||
</p>
|
||
</blockquote>
|
||
<h3>3. 社会构成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h3>
|
||
<blockquote>
|
||
<p>此主义把上述的观点扩展到一个社群,该社群成员为彼此创造事物,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协力建立一个共享成果的文化圈。当一个人融入这样的一个文化氛围时,他将自始至终学习如何在各个层面成为这个文化的一部分。</p>
|
||
<p>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是像茶杯一样的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可以被用来做很多事情,但是它的形状却明确说明了某种“知识”——盛装液体。一个更复杂的例子是一个在线课程,不仅软件工具的“形”表明了在线课程的某种工作方式,社群创造的活动和文字作为一个整体也对社群中每个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br />
|
||
</p>
|
||
</blockquote>
|
||
<h3>4. 连接和分割(Connected and Separate)</h3>
|
||
<blockquote>
|
||
<p>这个观点深入探求了个体参与讨论的动机。<strong>分割</strong>行为是当某人力图保持“客观”和“实际”,但倾向于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时,通过逻辑分析来寻找对手观点中的漏洞。<strong>连接</strong>行为是一种更合情理的方式,它认可主观的观点,试图通过努力地听和提问来理解他人的观点。 <strong>建构</strong>行为是指一个人敏锐地洞察这两种方式,并且能够根据当前情况从中找出最佳选择。</p>
|
||
<p>一般而言,在一个学习团体中,合理数量的连接行为是对学习非常有力的刺激。它不仅把人们拉得更近,而且促进他们对所持观点的更深入的反省和检查。</p>
|
||
</blockquote>
|
||
<hr />
|
||
<p>如果你在考虑所有的这些问题,经验表明,从学生的观点中学习是最好的,远比发布和评估你认为他们应该知道的信息有效得多。它可以帮助你认识到课程中的每个人不仅是学生,也是老师。做为“教师”,你的工作可以从“知识源”转变为班级文化的影响者和行为榜样;以个人方式和学生连在一起,引导他们的学习需求;通过适度的讨论和活动带领全体学生达到班级的学习目标。</p>
|
||
<p>显然,Moodle 并没有强迫行为风格,这正是它的支持能力的体现。将来,随着 Moodle 技术架构的稳定,更多关于教学法支持的改进将是 Moodle 开发的主要方向。</p>
|
||
</blockquote>
|
||
<hr />
|
||
<p align="center"><font size="1"><a href="." target="_top">Moodle文档</a></font></p>
|
||
<p align="center"><font size="1">Version: $Id$</font></p>
|
||
</body>
|
||
</html>
|